小米汽车官方客服近日证实,SU7标准版电池采用“宁德时代与比亚迪随机装配”模式,这一业内罕见的供应链操作引发消费者对品质一致性的担忧。
双轨供应逻辑解析
产能保障:预防单一供应商断链风险,确保交付速度
成本博弈:利用供应商竞争压低采购价(业内估算差价约8%)
技术互补:宁德时代三元锂(高能量密度)与比亚迪刀片电池(高安全性)各具优势
消费者核心疑虑
性能差异:比亚迪电池低温续航衰减率比宁德高3-5%
质保条款:小米承诺“统一8年16万公里保修”,但未明确不同电池的衰减标准
二手估值:二手车商透露“宁德版”回收价或高5000-8000元
行业对比
特斯拉:同一车型固定区域供应商(如上海工厂用宁德,柏林工厂用松下)
蔚来:用户可自选电池品牌(需加价2万选装150kWh固态电池)
小米此举折射出新势力造车的供应链困境——既要控制成本,又需维持高端形象。汽车工程师指出:“电池如同心脏,混用需确保BMS(电池管理系统)完全适配,否则可能埋下隐患。”随着首批SU7交付,市场将用实际续航数据验证这一策略的可行性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