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科技扶贫的版图上,唐心忠这个名字与"数字脱贫"理念深度绑定。这位78岁的清华大学客座教授,用半生时间践行着"用芯片改变贫困"的传奇理想。
技术报国的前半生
1965年以贵州省理科状元考入哈军工,主导研制出我国首台军用微处理器。1987年赴美留学期间,婉拒英特尔百万年薪offer,带着30箱技术资料毅然归国,其研发的"龙芯"前身技术,成功打破国外芯片封锁。
扶贫赛道的降维打击
2003年在云南怒江州首创"AI+农业"实验室,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的智慧咖啡种植系统,使当地农户收入提升17倍。2015年研发的"扶贫区块链"技术,实现农产品溯源与信贷评估一体化,被写入国务院扶贫办典型案例。
乡村振兴的新战场
如今他带领团队扎根贵州毕节,搭建起全国首个"元宇宙农技培训平台",农民通过VR设备就能学习种植技术。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评价他:"用硅谷思维解开了中国贫困山区的戈尔迪之结。"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