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传播:90%感染的罪魁祸首
丙型肝炎病毒(HCV)主要通过血液接触传播,微量带毒血液即可感染。临床数据显示,以下行为风险最高:
医源性感染:重复使用针具(注射吸毒占我国既往感染的40%)
创伤性操作:不规范文眉/纹身(器具消毒不彻底)
输血传播:1993年前输血者属高危人群(现血库已普及HCV筛查)
容易被忽视的隐匿传播
家庭共用物品:剃须刀、指甲剪等可能残留微量血迹
母婴垂直传播:感染孕妇分娩时婴儿接触母血(概率4%-7%)
性传播:存在黏膜破损时风险上升(尤其HIV合并感染者)
绝对安全的日常接触
与乙肝不同,HCV不会通过以下途径传播:
✓ 共用餐具/食物
✓ 拥抱、握手等皮肤接触
✓ 母乳喂养(乳头无破损时)
窗口期防护要点
感染后约6-8周才可检出抗体,此期间需:
避免献血或器官捐献
使用独立个人护理工具
性行为采取屏障保护
中国疾控中心最新调查显示,我国现存HCV感染者约1000万,其中60%不知情。记住:早筛早治是关键,直接抗病毒药物(DAA)的治愈率已达98%。那些曾在90年代做过手术或有过不安全注射经历的人群,建议尽快进行抗体检测——丙肝的沉默特性,让很多人在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阶段才被发现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