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,荣昌区政府食堂因蒸制半吨多米饭成为文旅热搜关键词。这场看似寻常的餐饮供应,实则是地方政府以“小食堂”撬动“大民生”的生动实践,为旅游服务创新写下鲜活注脚。
假期首日,食堂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,日均消耗大米超千斤。面对客流高峰,食堂创新推出“小碗菜”模式,将荣昌卤鹅、猪油泡粑等20余道特色美食按3至18元梯度定价,既满足游客“一站式尝鲜”需求,又通过精准控量减少浪费。数据显示,小份菜供应使餐厨垃圾量同比下降37%,印证了“舌尖节约”与“文旅体验”的兼容性。
这场“烟火实验”背后,是荣昌区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重构。政府食堂化身城市会客厅,以低于市场价30%的惠民价格,将机关食堂的标准化厨房转化为游客体验地方风味的窗口。早餐18种、正餐20种的菜品矩阵,涵盖凉菜、热饮、汤品等全品类,更将“荣昌味道”的在地性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场景。
从半吨米饭的蒸腾热气中,可窥见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。荣昌区通过“政府搭台、文化唱戏”的模式,将食堂开放与“千年荣昌”文旅品牌深度绑定,既缓解了景区周边餐饮压力,又为游客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在地化体验。这种将机关资源转化为公共产品的探索,正在重塑“城市即景区”的新型旅游生态,让政务服务的温度随饭菜香气一同抵达人心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