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4日,据《The Information》及IT之家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,苹果计划对iPhone 18系列发布节奏进行重大调整,标准版机型或将推迟至2027年春季上市,而Pro系列与首款折叠屏iPhone则定档2026年秋季。这一决策背后,是苹果对技术迭代与市场布局的深度权衡。
供应链压力与折叠屏优先战略
消息显示,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的研发已进入冲刺阶段,其内屏采用7.76英寸全面屏设计,并首次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,外屏则为5.49英寸挖孔屏。为确保折叠屏机型的产能与品质,苹果选择将标准版iPhone
18的发布时间延后,以避免代工厂在2026年秋季同时应对六款机型(含折叠屏)的量产压力。这种“分阶段发布”策略,既能缓解供应链用工需求激增的问题,也凸显了折叠屏技术在苹果未来产品线中的优先级。
技术瓶颈与市场策略的双重考量
此前,苹果曾计划在iPhone
18系列中实现“零边框设计”,但因三星与LG的屏幕技术无法满足要求,该功能已确认推迟。与此同时,Pro系列搭载的A20芯片仍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(N3P),性能提升幅度有限。这些技术瓶颈迫使苹果调整产品节奏,将资源集中于折叠屏与C2调制解调器等核心创新领域。
标准版延后:苹果的“长尾效应”与用户分层
标准版iPhone
18的推迟,或与苹果加速推进供应链全球化布局有关。据报道,平价机型将在印度进行生产测试,而Pro系列则继续保留中国代工。这种“双轨制”生产策略,既能降低地缘政治风险,也为标准版机型提供了更长的优化周期。对消费者而言,这意味着2026年秋季将迎来一场“Pro机型主导”的升级潮,而标准版用户则需等待至2027年春季才能体验新一代设计。
苹果此次调整,既是对技术现实的妥协,也是对市场趋势的前瞻性布局。在折叠屏与5G-A技术加速渗透的背景下,苹果正通过产品线的“错峰发布”,构建更具弹性的创新生态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