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、樊逢佳、林岳、胡伟团队在《自然》(Nature)期刊发表研究成果,宣布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,标志着该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。
钙钛矿材料因载流子迁移率高、色彩纯度佳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材料,但纯红光LED长期面临“亮度提升时效率骤降”的难题。研究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技术(EETA),首次实现LED内部载流子动态的原位监测,精准定位空穴泄漏至电子传输层为性能瓶颈。基于这一发现,团队创新提出“三维钙钛矿异质结”设计:在CsPbI₃-xBrx晶格中插入特定有机分子,构建出“宽带隙能垒”结构,既有效拦截空穴逃逸,又保持高迁移率。
实验数据显示,该LED峰值外量子效率达24.2%,最大亮度突破24600 cd/m²,较此前三维钙钛矿LED提升3倍,且在22670 cd/m²高亮度下仍维持10%以上效率,彻底解决效率滚降问题。这一性能指标已媲美顶级OLED器件,同时兼具钙钛矿材料低成本、易加工的优势。
研究团队表示,该成果为超高清显示、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提供了新型光源解决方案,其技术路径对开发全彩钙钛矿显示面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