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国产支线飞机C909执飞的印尼翎亚航空8B101航班从印尼美娜多(万鸦老)萨姆·拉图兰吉国际机场起飞,于当日晚间顺利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,标志着上海首条由C909执飞的国际航线正式开通。该航线为“上海浦东—印尼美娜多”定期航线,计划每周一、三、五、日各运营一班,采用技术经停菲律宾克拉克机场的模式,乘客无需下机,仅停留30分钟进行燃料补给,单边飞行时间约6小时,航程超3300公里,成为C909飞机目前最长距离的商业运营航线。
航线意义:拓展国际市场,验证飞机性能
这条航线的开通不仅丰富了上海通达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航线网络,也为中国与印尼的经贸、文旅交流合作架起了更便捷的空中桥梁。翎亚航空作为C909的海外首发客户,通过实际运营进一步验证了该机型在国际航线中的经济性、适应性和可靠性。C909飞机原名为ARJ21,是中国商飞研制的中短程支线民航客机,设计座级为78至97座,航程为2225至3700公里,具备在短窄跑道、高寒、高温、高原等复杂环境下起降的能力。此次执飞超3300公里的航线,充分展示了C909在长航程运营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。
市场反响:国际订单落地,运营网络扩展
在翎亚航空的示范效应下,C909的国际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。今年3月30日,中国商飞向老挝航空公司交付了首架C909飞机,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;4月19日,由成都航空租给越捷航空的两架C909飞机正式开通河内—昆岛—胡志明航线,开启了中国商用飞机在越南的商业运营。此次上海—美娜多航线的开通,不仅延伸了C909的航程服务范围,也为其在国际航线网络的构建中发挥了更大作用。未来,随着更多海外订单的落地,C909有望在全球支线航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行业影响:国产飞机崛起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
C909飞机执飞国际航线,是中国航空工业迈向高端制造的重要里程碑。作为国产飞机的代表,C909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,更在商业运营中证明了其竞争力。随着航线的开通,上海通达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航线网络进一步丰富,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更多便利。未来,C909有望在国际航空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,推动中国航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