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,河南零售巨头胖东来因和田玉商品标注“进货价+毛利”引发行业震动。在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珠宝柜台,一款和田玉(碧玉)手串吊牌清晰标注“进货价2544元,售价2990元,毛利17.6%”;另一款和田玉手镯则显示“进货价3500元,售价4110元,毛利17.4%”。这种近乎“自曝家底”的操作,直接将行业平均毛利80%-150%的潜规则置于聚光灯下。
这场“透明化”风暴的导火索,源于4月初网红“柴怼怼”对胖东来玉石“百倍暴利”的指控。其宣称胖东来“几百元成本的和田玉卖数千元”,并公开质疑产品质量。面对舆论压力,胖东来选择用数据反击:5月6日,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公布调查结果,2025年1-4月胖东来和田玉销售4177件,总金额2959.2万元,平均毛利率仅19.7%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更颠覆传统的是其售后政策——消费者可凭购物凭证、无人为损坏的商品及鉴定证书,无条件退货且不扣任何费用。这种“零风险购物”承诺,叠加线上预约限购模式,使胖东来和田玉销量暴涨,代购群体甚至发出“库存告急”的哀叹。
当行业还在用“矿区直供”“收藏价值”等话术包装溢价时,胖东来用一把“毛利标尺”撕开了玉石市场的价格迷雾。这场商业实验能否打破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的行业潜规则?答案或许藏在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客流量中——自毛利公示以来,胖东来玉石柜台客流量同比激增217%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