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,荔枝市场迎来价格“跳水潮”。杭州某水果店内,海南“桂花香”荔枝的零售价从60元/斤的高位跌至48元/斤,部分早熟品种甚至突破“4字头”门槛。这场价格骤降的背后,是产量激增与供应链效率提升的双重作用。
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达365万吨,同比激增111%。广东、广西两大主产区增产幅度尤为显著,其中广东产量突破206万吨,同比增幅达135%。产量井喷直接冲击市场价格,以“妃子笑”为例,其产地批发价已从4月中旬的8元/斤跌至5月初的3元/斤,零售端降幅超50%。
价格波动背后是供应链的深度重构。冷链物流技术的成熟将荔枝折损率压缩至10%以内,保鲜期延长至15天,叠加电商“产地直发”模式,荔枝得以在48小时内从果园直达消费者餐桌。此外,2025年荔枝品种结构优化显著,早熟品种占比提升至60%,提前抢占市场空白期,而“桂味”“糯米糍”等高价品种产量恢复,进一步平衡市场供需。
这场“甜蜜博弈”中,消费者无疑成为最大赢家。在浙江绍兴,原本百元一斤的“桂花香”荔枝,如今价格已回落至60元/斤以下。随着6月广西、福建荔枝集中上市,市场预计将迎来“10元3斤”的普惠行情,真正实现“荔枝自由”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