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直播中公开质问永辉超市:“单店月赚200万,员工工资却十年不涨,良心何在?”这番言论不仅撕开了零售行业的分配疮疤,更引发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价值分配的全民讨论。
数据对比下的残酷现实
薪酬停滞:
永辉一线员工平均工资3800元(2014年为3500元)
同期店长年薪从15万涨至40万
人效差距:
企业 人效(万元/年) 基层工资占比 胖东来 62.8 18% 永辉 41.3 9%
两种商业哲学的碰撞
永辉模式:
依赖规模效应(全国超千家门店)
2023年净利润27亿,员工流失率却达39%
胖东来模式:
许昌店保洁员月薪6500元(含利润分成)
年离职率<5%,人效行业第一
行业觉醒信号
政策倒逼:多地拟出台《零售业工资指引》
员工反制:郑州永辉员工联名要求实施“利润透明化”
消费选择:小红书“用脚投票”话题阅读量破3亿
于东来的质问犹如一记惊雷——当企业高喊“降本增效”时,是否忘了人才是最大的“本”?零售业的未来,或许正藏在这道算术题里:每增加1%工资成本,换来的是2.3%的业绩增长(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)。这场关于尊严与利润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