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6日,河南许昌胖东来和田玉专柜因“挤爆”场景登上热搜,柜台前排队取号的人群从商场开门便蜂拥而至,甚至有代购凌晨蹲守只为抢购一块无事牌。这场看似反常的消费热潮,实则是公众对“货真价实”商业信仰的集体投票。
事件导火索源于胖东来与网红“柴怼怼”的舆论风波。4月,该网红公开质疑胖东来和田玉“暴利”,直指其数百元进货价卖至数千元。然而,许昌市市场监管局5月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为这场争议画下句点:2025年1-4月,胖东来累计销售和田玉4177件,毛利率仅19.8%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;被抽检的13件商品进货手续齐全,鉴定证书均由权威机构出具。这份“合规认证”直接转化为消费者的信任:有网友评论“两万的玉赚四千,比直播间‘家人们砍价’靠谱多了”。
为应对激增客流,胖东来紧急调整销售策略,将和田玉改为线上预约制,每日仅发放50个名额且每人每月限购一次。即便如此,柜台仍每日上午售罄。一位代购透露,平安扣、玉佛等经典款式“抢号堪比春运”,甚至出现黄牛加价代抢现象。
这场“挤爆”事件背后,是传统零售业在信任危机中的突围样本。当玉石行业长期被“大师雕刻”“古法传承”等话术包装时,胖东来选择用明码标价、第三方质检、无理由退货等“笨功夫”重构消费信任。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言:“在这里买玉,不用懂水头、不用怕吃药,因为商家没把我当韭菜。”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